【字体:
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传忠谈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以优良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11-29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政府网:张市长,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据我们了解,德州市在这次改革中推出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那么,德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有哪些有利条件?

  张传忠:当前全国、全省各地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加码加力,我市要想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走在前列。德州是我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正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两大战略的交汇区,绝佳的战略叠加优势让德州成为人才和资本汇聚的新热土。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早在2015年9月,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在全市开展“三项行动”,其中一个行动就是优化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以实施“五大工程”(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企业降槛减负工程、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信息整合共享工程、监管提质提效工程)为统领,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坚持按照“双对标、双一流”(即省外对标江浙粤、京津冀,省内对标济青烟,办事效率一流、服务质量一流)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安商便民的措施,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心的政务环境,不断吸引人才、资本、项目向我市聚集。

  山东省政府网: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德州通过对标先进地区的经验,让德州的营商环境有了质的飞越,那么,外地的经验给了德州什么启示?

  张传忠:今年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多次考察调研活动,分批次、分层级赴江苏、浙江、广东等改革先进省份和地区学习改革经验。通过与南方市的对比,我们真正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危机,我们参照先进地区的经验,采取了三个举措:

  一是高层推动。南方先进地区改革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党委、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很大、态度坚决,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推动。为此,我市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一次办好”推进机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为全市“一次办好”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

  二是解放思想。我们感到在改革上落后于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解放得还不够,干部队伍思路还不够开阔、思维还不够创新。为此,我们在全市上下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服务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

  三是转变作风。好作风就是新气象,有好作风才有新作为。今年年初,德州市召开作风建设会议,陈勇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既要敢抓、更要善带,做到心中有责、勇于担当,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动真碰硬、追责问责,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在全市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使德州真正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

  山东省政府网:在全省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德州有哪些创新的举措吗?

  张传忠:德州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过程中,除了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的规定动作外,我们还对多项改革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

  一是推进“一次办好”事项标准化。实行“县单市管”,由市直部门统一编制本系统市县两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做到同一事项主项名称、子项名称、设定依据、服务对象、办理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表单、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市县“十统一”,确保全市范围内同一事项,同一标准。

  二是推行窗口无差别受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商事登记、建设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领域,以及各县市区开展“无差别受理”改革,进一步细化量化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前台窗口人员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建立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是进一步压减办事环节。进一步规范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取消无法定依据和不必要的预审环节,实现“凡件必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跑多次”、“往返跑”的问题。自9月份开始,德州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资金拨付取消了银行拨款中间环节,由中心直接拨付给职工,提取时限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到现在实现“秒到账”,极大地节省了办事时间。

  四是实行东部城区“政策漫游”。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了东部城区开发建设,规划面积为396平方公里,着力构建主导产业明确、功能配套联动、环境生态优化的发展新格局。在东部城区,面向引进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和一些列入本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目录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政策漫游”,凡是国内其他地区有的利好政策,我们都可以拿过来用,给落地企业最大的支持。

  山东省政府网:针对企业最关心的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复杂、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德州采取了哪些措施去解决?

  张传忠:建设项目审批一直是企业的一个“心病”,也是我们着力打通的一个“堵点”,针对这个问题,德州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出台项目落地30条保障措施。从规范投资审批要件、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善项目审批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加强项目落地保障做出了详细规定。全面复制先进地区经验,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和工业“标准地”出让,一般工业项目政府审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投资建设项目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二是在东部城区实行“提前评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逾期默认”审批机制。部门预审和用地审批“双线并行”,将“管委会—主管部门—分管市长—政府常务会议”四级决策模式调整为“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两级决策模式,进一步提升决策效率,项目落地比以往节约时间50%以上。比如今年引进的一个研发和生产项目,从选址、设计审批、清障拆迁、土地征收申报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月。

  三是推行建设项目全程帮办。依托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对基本具备审批条件的项目及时召开联审联办会议,有关部门当场进行要件审核,限时同步办理审批手续。今年以来,先后为新项目提供领办帮办服务30件次,有力保障了项目快速落地。

  山东省政府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了,德州又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了哪些方便呢?

  张传忠:德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措施,概况起来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在空间上“加”。不断加强市县政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做到审批事项应进必进,有效杜绝“体外循环”“两张皮”“两头跑”等现象。同时,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以管区(片区)为单位,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充分发挥村级服务代办员作用,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方便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我们增设了商业银行代理查询网点,同时在7月份进驻市政务大厅,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成为全省首家进驻大厅的个人信用查询网点。

  二是在时间上“减”。我们对政务大厅进行了重新规划,形成了不动产交易、商事登记、公积金、建设项目、社会事务等五个“一窗受理”模块。推进关联事项“一链办理”,第一批推出“我要开旅馆”、“我要开饭店”等25个主题,将“一事一流程”变“多事一流程”。并且不断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可在线预审率99.3%。10月份,德州公安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涉及公安户政、出入境、交管等12大类116项服务事项,其中网上办理65项、网上预约7项、网上查询23项、表格下载9项、法律法规12项,所有事项全部再造网上受理流程,简化办事材料70余项。

  山东省政府网:我们知道,简政放权是“一次办好”改革的核心内容,那么德州是怎么“放权”的,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张传忠:近几年来,德州一直把“扩权强县”作为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先试先行。早在2015年,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支持德州在精简下放审批事项、优化审批办事流程、降低审批收费标准、压减中介服务事项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德州在全省较早开展了“扩权强县”改革,对42项事项市县权限划分进行了调整,其中取水许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等11项市级能够自行确定权限划分的实行“市县同权”,对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等31项事项实行“市权县用”,在禹城市和齐河县试点推行。

  二是成效显著。“市权县用”改革开展以来,提高了基层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切实推动了干部、人才、资金、土地、项目等各种优势要素向县域集中。10月份公布的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我市齐河、禹城两个县市位列其中,庆云县同时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三是持续推动。今年,我市又开展了第二轮“扩权强县”改革,对第一批扩权事项进行调整,同时推出新一批扩权事项,经研究,确定72项事项纳入改革范围,其中,企业投资领域15项,将有效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建设项目领域11项,将进一步加快建设项目落地速度;民生领域46项,将更加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近期将以正式文件印发执行。

  山东省政府网:前期的放权工作我们看到德州有了积极的探索,那么在后期的监管上,德州又是怎么做的呢?

  张传忠:为保证事中事后监管到位,我们不仅在面上全面推进,同时在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在面上。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一是编制公开了市县两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各监管职能部门按要求公开“一单两库一细则”,开展随机抽查,及时对外进行公示检查结果。二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市级推进部门行政执法职责向所属执法队伍或内设机构集中,在此基础上探索大城管、大文化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县级推行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相结合,各县市区均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三是推动跨部门涉企信息协同应用,解决“信息孤岛”特别是企业信息的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问题,我市38.1万户市场主体的相关信息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及时对外进行了公示。

  在点上。我们针对近两年周边雾霾天气频发的问题,在加强生态监管方面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德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二是坚持依法监管。制定了德州市第一部地方法规《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为加强污染防治提供了充分法规依据。三是强化审批监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对25大类高污染、高耗能、高环境风险的项目实行市场禁入,已经进入市场的加大监管力度,从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体系监管。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和随机抽查机制,成立了143个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074个社区(管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构建起8358个基本网格,全市共有网格员24622人,这一措施让环境执法人员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排污单位则带上了“紧箍咒”,也让违法企业无处藏身。前三季度,我市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同比分别改善37.5%、16.7%、13.6%、2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7%,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优良率同比增加8.2%,氮氧化物浓度同比改善16.7%,获得省生态补偿资金3514万元,5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大气污染成因和治理攻关项目阶段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中我市位居第1位。

  山东省政府网:可以看出,德州在“一次办好”改革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那么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规划吗?

  张传忠: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一次办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效。

  一是强化担当“攻难点”。对各类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在市、县两级和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局,除部分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的事项外,将其他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及其关联事项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把工作重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全面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严查“红顶中介”,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决不允许违法违规的中介服务稀释改革红利。

  二是精准发力“治痛点”。积极推行“网上办”,做到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提高网上办理比例。对复杂事项实行帮办代办,需要勘察、审查的马上响应、联合办理、限时办结。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社区。在民生领域深化“一链办理”改革,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

  三是清障畅流“疏堵点”。进一步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机房、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政务信息系统,加快推动各窗口单位应用系统上云,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强化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进一步推进对自然人和企业身份核验、纳税证明、不动产登记、学位学历证明、资格资质、社会保险等数据的共享应用。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不打烊服务专区,配置自助终端和配套设备,开发自助申报、查询等服务功能,实现办理事项随时申报、办事信息随时查询、办件结果随时领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山东省政府网:通过张市长的精彩介绍,我们对德州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时间过得真快,访谈到了就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就请张市长讲几句,为今天的访谈画上句号吧。

  张传忠: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福祉,惠及当下,利在长远。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为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鼎)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