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地方金融政务公开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2018-12-18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金融办围绕国务院、省政府政务公开安排部署,积极出台实施方案,加大工作措施,增强公开时效,在主动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地方金融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为全面了解金融办系统政务公开情况,综合处于6月24日至7月30日书面调度了17市情况,并对济南、潍坊、东营、淄博、威海、德州、烟台等8市金融办以及济南市历下区、济宁市金乡县两个区县金融办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公开栏等方式深入了解政务公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全省金融办系统政务公开现状

  (一)各市地方金融政务公开现状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市都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公开形式、强化公开监督等方面采取了较好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济南、潍坊、东营等市积极加强网络建设、拓宽公开渠道,政务公开工作走在了前列。

  济南市注重健全机制,突出信息发布平台搭建。济南金融办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定,根据《关于加强金融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重新制定了《金融办信息公开制度》、《金融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和依申请公开流程图。建立月统计季通报机制,形成了全办信息公开的工作网络。建设开通了济南金融网,由“信息公开”、“工作动态”、“网上办公”、“互动交流”、“便民服务”五大版块组成。“济南金融运行”、“资本市场”、“银行业”、“民间资本管理与金融稳定”等栏目,反映了济南市金融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建言献策”、“在线访谈”、“网上调查”、“政府网站找错”等栏目,构建了与公众互动交流的网络渠道;“与我一起了解资本市场”、“打击非法集资宣传”专题等栏目,对广大民众普及金融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济南市金融办还与济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在网站设立了“济南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服务栏目,为全市广大企业、市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信息公开工作的客观要求及迎接全国网站普查,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开设了“泉城金融卫士”微信公众号,添加了无障碍浏览功能,增加了公众参与成分,增强了便民服务功能,在内容框架、服务功能、设计风格、技术平台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突出了实用性、可读性和互动性,栏目更加清晰、分类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风格简洁大方,富有活力。

  潍坊市创新公开形式,打造政务公开综合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机制、拓展公开范围、制定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拓展公开范围、制定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加强金融政策宣传推进公开。围绕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等信贷政策,加强金融政策信息公开,通过政策通报会、银企对接会等方式,加大货币和金融业改革发展政策的宣传和预期引导,及时准确将政策意图传递给市场,以政策解读的“透”赢得市场预期的“稳”。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公开。制定金融领域特别是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时,在征求意见、信息发布等环节要高度重视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做到同步联动,防止脱节。密切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金融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市内外舆情,针对误读、曲解、不实等情况,注重通过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作出有理有据的回应,防止风险预期自我实现。积极开展反保险欺诈、反非法证券期货的信息公开及风险提示,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能力。创新打造《金融潍坊》栏目,构建起电视、网络、微信全方位政务公开平台。一是电视平台。通过《金融潍坊》栏目,宣传金融政策,解读金融法规,传播金融文化,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金融、认识金融、接触金融。二是网络平台。以门户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为依托,严格按照信息发布审核流程及时发布各类金融工作动态、政策文件、金融统计数据等,保证社会各界及时了解金融动态和相关信息。三是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公开金融工作信息,以实时、便捷、用户导向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发挥政务微信的沟通、便民、时效价值。

  东营市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机制,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一是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东营市金融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了《市金融办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和《市金融办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和管理。二是积极完成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根据《2017年东营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认真做好“围绕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公开”方面工作,通过门户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各类金融工作动态、政策文件、金融统计数据等,积极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能力。2017年,市金融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1条,其中在政府公开网站以及门户网站公开212条,通过微信、公告栏等其他形式公开政府信息39条。三是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与东营市电视台合办《东营金融》栏目,全年播出156期,重播1248次,及时宣传国家及省市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展示全市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亮点,节目收听率不断提高,社会反响良好。设立“东营金融卫士”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动态,公开防范非法集资政策法规,强化市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目前已有1400余人关注,发布各类信息30余篇。

  (二)区县地方金融政务公开现状

  历下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成立了金融办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点,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文件规定,健全机制,规范程序,强化检查,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确保信息公开的同时做好相关保密审查。坚持“谁公开、谁审查,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认真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严格落实政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审核、发布、更新等方面规定,确保做到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对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依照相关规定报请有关部门或保密部门审查后再处理。

  金乡县建设门户网站,注重信息主动公开。2017年,完成了“金乡县金融办”网站的建设工作,开辟了“工作动态”、“通知通告”、“金融知识”、“政策法规”等栏目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将小贷公司、融担公司设立、变更审核服务指南、《致全县人民群众在金融领域开展扫黑除恶雷霆行动的一封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等群众关切的、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进行公开与宣传,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公开透明度,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公开信息符合保密规定,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明确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了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及时、依法、有效地公开。2017年,通过网站与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单位的机构设置、政策法规、政务动态类信息、财政预决算等信息近100条。

  (三)省金融办政务公开工作现状

  近年来,省金融办立足金融业发展特点,在传递政府信息、解读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风险、回应百姓关切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打造了以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主阵地的综合性政务信息平台,截至2018年7月末,累计发布工作信息近万条,回复投诉咨询2100余条,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政务公开有序开展

  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分管领导任组长、综合处处长任副组长、各处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综合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会议,专题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了《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管理办法》、《信息工作考核办法》、《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管理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了政务公开所有环节,切实提高公开质量,做到及时高效回应。2017年,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印发了办机关《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就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办机关舆情管理工作,切实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舆情应对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预警和防范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影响,今年5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舆情应对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舆情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舆情沟通联络、会商研判、应对处置、反馈回应、督察督办等工作机制,提升了办机关舆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具体来说,综合处负责舆情信息的接收和批办工作,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收到舆情信息后立即向主要领导报告,按职责分工转相关处室办理。对于重要类舆情信息,责任处室收到舆情信息后,20分钟内向主要领导反馈初步核实情况,2小时内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应对工作中,针对舆情种类不同进行分类处置:一是对反映事实的舆情信息,积极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二是对夸大或虚构部分事实的舆情信息,及时正面发声、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三是对恶意炒作的虚假负面舆情信息,将信息线索提供给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对于其他关注类舆情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协调地方政府、涉事单位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舆情进一步发酵。

  2、突出平台建设,打造权威发布政务信息阵地

  近年来,立足于打造权威发布政务信息阵地,投入专项经费对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进行了升级改版、LOGO设计等,增设微信矩阵,强化了三大平台的互动交流和与17市及有关行业协会、金融监管部门互联互通功能,截至7月末,通过门户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发布信息3061条,两微粉丝量跃升至1.6万人。注重把握关键节点和重要活动发布信息,围绕贯彻落实促进金融稳健发展电视会议、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金融改革三年回顾、“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金融人才建设等事关全局的大事,策划了一系列政策发布、解读、论坛活动,相关信息在我办门户网站、政务微信刊登后得到部分主流媒体的转载,部分微信头条阅读量突破4000余人次,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今年,在政务微信开设“金融微讲堂”栏目,围绕普及金融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通过微视频、音频、漫画等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系列宣传,营造了全社会懂金融、用金融的氛围。

  3、着力建章立制,推动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丰富了门户网站互动交流版块,在原有主任信箱、依申请公开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业务咨询、监督投诉等新版块,方便群众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升级政务微信功能,着力打造政民互动交流版块,涵盖了主任信箱、业务咨询、监督投诉、文件下载、办事指南等内容,并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了与门户网站相应栏目的融合,通过登录一个后台即可获得公众投诉、咨询事项信息。同时,设计了互动交流版块信息咨询答复拟稿纸,对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中百姓咨询、投诉事项的答复流程和时限进行了规范。与办法律顾问建立了重要事宜答复联合会商机制,凡遇网友集中反映的事项,答复时均会同相关业务处室、办法律顾问共同起草答复口径,确保依法依规。同时,将各处对群众咨询、投诉事项的办理纳入督查考核,要求咨询信件7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诉件22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于没有按期答复和满意率较低的事项,综合处将挂牌督办。截至2018年7月末,政务公开电话接听群众来电800余个,“一网两微”互动交流板块办理网民投诉咨询和依申请公开事项221项。

  二、山东省地方金融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方金融政务公开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调研发现,市县两级金融办政务公开专职工作人员普遍较少,大多为一人多岗,很难抽出专门人员从事政务公开工作。同时,大部分市级金融办从事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接触政务公开工作时间较短,人员队伍的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不高,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强,处理政务信息公开具体工作中复杂问题的办法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办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政务舆情应对经验相对欠缺。虽然近年来山东省地方金融领域政务舆情相对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舆情事件。但是,去年爆发的滨州、东营等地个别企业流动性风险问题,却是因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和主流媒体没有及时发声导致的。而之后发生的临商银行半程支行挤兑事件,也是因个别违法人员制造、散布谣言所致。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舆情具有突发性、敏感性、破坏性、紧迫性、复杂性的特点,处置不当容易引发舆情危机。从目前情况看,山东省金融办系统从事舆情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应对舆情问题上经验较为欠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加之目前多数市地缺乏必要的舆情监测手段,只能通过人工搜索发现网上出现的舆情信息,滞后性强,监测范围较为有限,负面舆情容易在短时间发酵,造成不良影响。在舆情处置上,各市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

  三是地方金融政务公开缺乏统一标准。目前,作为指导部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文件对金融领域的公开事项仅涉及到金融风险防控,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提及。在市县层面,个别县金融办成立时间较晚,尚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的相应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政务信息公开标准和工作流程。可以说,实际工作中,对于哪些内容应该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通过什么渠道公开等缺乏统一标准,省、市、县三级一般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对产生的政务信息进行公开,既不利于统一口径也不利于群众的查找和应用。

  四是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较为分散。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各市在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均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提高了政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这些平台分散在省、市、县三级,且很多网站没有提供各自微博、微信的链接,给查找带来诸多不便。发布内容也是多有雷同,存在重复用力、同一信息反复多次在不同平台发布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有关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是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根据省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安排部署,拟从今年起将政务公开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年面向17市金融办、20个创新试点县金融办定期组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培训,特别是舆情应急处置和模拟演练,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和处置舆情的能力。

  二是探索建立地方金融政务公开标准。拟在逐规范省金融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上,探索制定地方金融政务公开标准,指导市县建立相关制度、完善平台、加强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等。

  三是建议逐步推进现有公开平台整合。目前,山东省正在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将逐步对各市和省直部门门户网站、政务微信、APP等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建议省政府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的政务公开载体整合,可由省一级统一规划、实施平台建设,市、县两级可利用省级资源进行信息发布,原则上不再自行建立平台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