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提案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8-04-27 09:24

王淑梓委员:

您及马志等10位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厅会同省人社厅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职业化建设方面

近年来,我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推动我省家庭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对家政服务行业进行全面调研和解剖分析,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印发《山东省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研究编制了《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家庭服务业转型发展的目标方向、实施路径、保障措施。二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财政补助制度。在《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从2016年起,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财政补助制度,对家政服务机构按照每人每年120元标准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注册地财政部门按每人每年不高于6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所需资金从各地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三是加快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建设。依据《关于开展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推荐、审核、实地考察、评估论证和公示等一系列严格程序,结合工作实绩和专家意见,先后认定济南阳光大姐等8家单位为山东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四是加强家庭服务业师资培训和职业经理人培训。举办了家庭服务业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家庭服务业市场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营销能力及企业文化建设、财税管理及风险控制、家政服务危机处理技巧及企业经营风险管控等内容进行授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依托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在全省范围启动了家庭服务业师资培训和职业经理人培训,有效促进我省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五是开展特色专项活动。商务、人社、总工会联合举办了三届山东省家政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优胜者颁发“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激励从业人员积极参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我省家政服务业职业化、标准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组织举办“山东省首届‘我的家政故事’大型电视演讲比赛”,讲述家政服务员、企业经理人和家庭雇主之间的感人故事,形式新颖,亮点十足,全面展现了我省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化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切入点,规划推进我省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一是继续加强省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其开展家庭服务业师资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二是督促落实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确保落地生效。三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服务业相关业态的职业技能竞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有效提升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整体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家庭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鼓励各类人员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五是推动对家政服务行业政策支持,引导从业人员与家庭服务机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积极争取相关方面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二、关于职业培训方面

自2009年起,我厅按照商务部部署实施“家政服务工程”,重点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开展免费家政服务培训及就业安置,每年培训3万-5万人,形成“培训、就业、服务”一条龙模式。在全省筛选确定64家企业(机构)承担家政服务培训工作,会同财政、工会等部门建立培训工作责任制,引导培训单位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实施特色分级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30余万人,培训合格率、就业率均达90%以上。在职业教育方面,菏泽市在山东省菏泽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家政学院-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被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确定为“全国家政研究中心”。学院每年培养家政专业毕业生80名,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239人,此外学校还对在校生开展第二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家政专业人员2000人,同时承担社会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每年培训近2000人次。省人社厅按照《山东省“十三五”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实施,对愿意从事家庭服务业且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各类劳动者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一是扩大培训范围。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等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公开招标确定具备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并按培训完成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培训补贴,不断扩大月嫂、家政、养老服务等从事人员的培训数量和质量。2017年,全省共确定定点培训机构1248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5.7万人,支付职业培训补贴37763.2万元。二是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和规定,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优化培训内容,同时将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常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培训体系。三是加强实操能力培训。推行“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培训+模拟”、“培训进社区”等模式,突出健康管理、育婴、保育、保健调理等培训项目(工种)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确保培训质量。四是加强培训管理。深入了解家庭服务业用工需求、技能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针对社会需求量大、促进就业效果明显的家庭服务业项目,细化培训标准、场地设备、课时要求、考核等内容。鼓励培训机构按需确定培训职业(工种),引导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定期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建设管理、培训质量、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考评,不断加大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并根据考评情况,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动态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家庭服务技能水平。一是贯彻落实《山东省“十三五”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家庭服务业培训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二是继续实施“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加大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队伍。三是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医养健康产业需求,及时调整职业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关于扶持家庭服务企业发展方面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资金政策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主要支持家政网络平台建设、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家政服务培训、养老服务产业化等。在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倡树品牌,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针对家庭服务业“小、散、弱”的局面,支持企业实施连锁经营,加快品牌化发展步伐,在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产业链。经过指导、培育,2010年,“阳光大姐”成为全国家政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济南阳光大姐、山东大嫂、大家园、青岛爱心大姐、烟台联民、山东起跑线、泰安宝丽洁等30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对于带动我省家庭服务业标准化、职业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二是培育“千户百强”企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要求,我省积极实施“家庭服务业千户百强创建工程”。2015年,全省入选全国“千户百强”的家庭服务企业总数达100家,居全国第一。三是涌现出一批创业带头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导、扶持、激励了一大批创业者投入到家庭服务业的创业热潮中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带头人。全省实现创业人员中,家庭服务行业创业人员占到了近8%。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为家庭提供多样化、高质量服务。一是参照国家“千户百强”企业创建标准,遴选一批家庭服务企业和单位作为扶持对象,进行先行先试,从支持家庭服务业体系建设,支持家庭服务业标准化、职业化建设,鼓励劳动者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等方面,对扶持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二是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创办新型家庭服务企业,培育“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下的家庭服务创业市场,将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四、关于舆论宣传方面

充分利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结合举办的诚信企业进社区、家政服务质量提升月、创新技能大赛、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金牌家政服务员”评选、泰山论坛暨中国生活服务业大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家庭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对家政服务人员辛勤劳动的尊重,争取社会各界对家政服务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政府支持、媒体关注、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引导媒体重点宣传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新观念和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贡献,及时宣传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新做法、新经验,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继续组织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家庭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山东省商务厅     

2018年4月27日

责任编辑: 信息审核员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