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青岛港龙头引领作用 助推山东冷链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厅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16年山东省入选中央冷链物流重点支持省份以来,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冷链物流工作专项汇报,多次批示要加强食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将相关工作纳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并要求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合力推进,探索食品农产品冷链流通全程温控“不断链”模式。
(一)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支持70余家企业通过在冷库、冷藏车等冷链设施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记录仪等监控设备,建立了内部冷链监控平台,并建成威海、潍坊、泰安3个市级冷链物流平台。在此基础上,2017年建成山东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http://sdll56.sdcom.gov.cn),平台试运行以来,目前在线企业78家;涵盖冷库500多座,冷藏车1000多辆,冷柜300多个,已经构建起全省冷链物流监控网络,初步实现政府对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功能,同时,已有企业通过使用平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免费功能实现了零成本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6月份以来,我省已出台2项国家标准、2项企业标准,已报批2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已立项。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文件94个。在硬件设施标准化方面,我省新增标准化冷库容积122万立方米,新增、改造标准化冷藏车419辆,新增标准化冷柜1833台,新增国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数量9家。
(三)冷链物流人才培训成效明显。我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举办冷链物流培训班,覆盖全省218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和操作人员及商务主管部门相关人员533人,有力提升了全省冷链行业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实操能力。各市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全省冷链企业累计参加冷链物流各类培训3481人次。
二、下步打算
(一)扩大冷链物流监控覆盖面。推动更多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平台,提高冷库、冷藏车、冷柜监控率、在线率,扩大对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温度监控覆盖面,积极探索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可持续运营模式,更好地发挥冷链资源整合能力,为全省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标准化服务。
(二)开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应用。支持制修订不少于3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开展专业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示范提升工作,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冷链物流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和管理。选取全省交易额前十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试点企业为样本,开展冷链流通率、冷链运输率以及流通损耗率的测算统计工作。
(三)继续开展行业培训。2018年计划培训规模500人次,分别面向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开展新形势、新政策、新趋势、新标准培训和保鲜技术、从业人员冷链设施标准化操作实操培训。
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山东省商务厅
2018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