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650号提案《关于加快粮食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9-04-15 00:00

首先,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农业机械化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粮食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农业大省,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产后服务的需求也十分巨大。目前,全省小麦机播、机收率保持在99%以上,玉米机播率在96%以上、机收率达94.4%,但粮食干燥仍以天然干燥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不足10%,烘干成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发展,特别是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迅速崛起,“晒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搞好粮食产后服务,推进粮食干燥与储存工作再上新水平,有效解决农民粮食晾晒问题,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根据省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组成专门班子,对全省粮食干燥与储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协助省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了粮食干燥与储存情况研讨会。二是联合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研发与推广工作的意见》,在购机补贴中把粮食干燥机械设备作为重点,敞开补贴,优先满足农民需求,实现应补尽补。自2015年起,在全省实施了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将高效节能粮食干燥机械列为优先研发支持的重点,共有15种粮食烘干机械列入了研发创新计划。加大干燥装备推广鉴定力度,对于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较好的烘干机械,给予优先鉴定和推广。三是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突破全面机械化瓶颈,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十三五”期间,全省围绕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着力发展土地深松、高效植保、低损收获、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机械化,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到2020年,全省建成50个“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结合示范县创建,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粮食烘干机械化作为“两全两高”考核的重要内容,示范县的粮食烘干机械化能力要超过40%。四是持续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安排资金2.58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84亿元,支持全省82个产粮大县依托粮油加工企业、仓储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175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购置烘干机109套,新添清理、除尘、输送等设备1983台,维修改造仓房54万平米。通过配置专业化粮食清理干燥和仓储设施,开展运粮、兑换、网络售粮等业务,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 等有偿服务,提高了粮食产后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强了多元化市场主体粮食收储能力。其中,在菏泽市支持伯乐庄园粮油公司、曹县海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1家企业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财政补助资金达300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面建成完工。2018年,省财政安排资金1.7亿元,在粮食年产量超过50万吨,位于鲁西五市及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支持建设11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力争2019年基本实现全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组织开展农户科学储粮示范镇创建,全省免费发放示范仓6.5万套。安排资金1200万元,建设“齐鲁粮油”智慧交易平台,为省内1507家粮油加工企业提供线上交易的同时,积极拓宽原粮销售线上交易渠道,探索建立从原粮到食品的粮食产购加销全产业链融合新模式,打造我省粮食流通领域乡村振兴的“旗舰店”。

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近日又专门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我们按照省领导的要求,正在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对粮食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工作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前不久,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视频会议,对有关工作也做出了具体安排。下一步,我们将把粮食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乡村振兴和打造齐鲁样板的重要内容,结合“优质粮食工程”三年规划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继续强化烘干设备研发创新。对研发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项目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对致力于研发生产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的农机企业,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对我省研发出的粮食烘干机械,实行鉴定、推广、补贴“三优先”,努力培植我省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生产龙头企业。二是继续搞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粮食种植情况和经济状况,采取召开现场会和观摩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现有的烘干机型,搞好选型和示范,推广适合我省粮食干燥需求的设施装备,打通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满足低温优质干燥、常规食用干燥和抗灾抢烘的多样化需求。结合“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在每个粮食种植大县建立粮食烘干示范基地或粮食烘干现代化示范区,在每个粮食种植大乡(镇)建立若干区域性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努力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全省提供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典型和样板。三是继续实施烘干设备购置和作业补贴。进一步加大粮食烘干机械补贴力度,提高烘干机械补贴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烘干机械实行累加补贴。在补贴主要粮食烘干机械的同时,力争把附属机械设备也纳入补贴目录,拓展粮食烘干设备购置补贴范围,解决农民“买不起”机械的问题。同时,在我省鲁西、鲁南、鲁北等主要粮食种植区、渤海粮仓及千亿斤粮食高产创建和国家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中,探索实施粮食烘干作业环节补贴。

推进粮食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民“晒粮难”、“仓储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再次感谢您对粮食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关心,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三农”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4月15日  


责任编辑: 办公室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