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216号提案
的答复意见
孙录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帮扶大学生返乡创业良性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释放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揽子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完善有力的政策体系,打出了就业创业组合拳,推动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2018年,全省实现自主创业大学生2.21万人,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逐步显现。
一、主要政策措施
我省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谋划和稳妥推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全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见》(鲁人社发〔2016〕21号)、《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7〕3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7〕2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鲁政发〔2018〕30号)等政策性文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助推我省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
(二)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2018年底至2019年年初,先后修订了《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社〔2018〕86号)、《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人社字〔2018〕460号)、《山东省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人社规〔2019〕4号),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降低创业成本。对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中小企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满一年的创业者,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按照规定给予每个岗位不低于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自主创业的,可申请15万元以内(含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2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300万元以内(含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同时,积极简化贷款流程,畅通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整合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担保贷款系统,优化贷款系统模块功能;将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学生等在校期间开展“试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创业培训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范围。自2010年起,累计为30.77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28亿元;自2015年起,每年拨付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专项资金3420万元,累计拨款1.37亿元。
(三)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闲置厂房等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大学生创业平台,鼓励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各类园区积极吸纳符合产业园发展规划要求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大学生创办的实体在创业平台内发生的物业管理、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给予补贴。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向返乡大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开放创新创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基础条件和资源。2018年,全省各类孵化载体服务创业团队21888个,在孵企业数量达到28898家。2012年以来,评估认定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82家,每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补,累计拨付奖补资金2.21亿元。目前,全省各级大学生创业平台达到191家,省级示范平台实现全省全覆盖,累计入驻实体近2.3万个,现有实体1万余个,累计孵化成功迁出0.87万个,累计创业和稳定吸纳就业28.7万人,到位各级奖补资金总额3.2亿元。2018年,国务院第十五督察组来我省实地督查时指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具有典型意义”。
(四)创业活动进一步丰富。连续七年开展四届“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给予41名创业之星每人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组织创业之星校园巡回报告会,在新华网开辟专栏对我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进行宣传,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地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齐鲁训练营;组织举办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山东省第四届创业大赛;山东省就业创业服务暨人社扶贫摄影大赛举办;“山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开展“筑梦未来 与你同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介。会同省委统战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等部门分别开展“泛海扬帆山东大学生创业行动”、“创青春”•海尔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五)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编写了创新创业教材;2018年组织四期全省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班,共培训1250人;2017-2018年连续组织两期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成果孵化和创业能力提升指导培训班,共选派38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赴美培训,打造高端引领创新创业实践培训品牌。
(六)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省科技厅支持返乡大学生创业企业使用共享大型仪器设备。支持返乡大学生创业企业加入省大学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使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共享仪器设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9年春节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省内外开展大学生创业平台实地调研,经反复酝酿、结合实际制定了《山东省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方案》,并于3月17日召开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视频会议,动员全系统认真深入开展“五查五提”活动,提升管理服务质效,努力把人社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七)创业典型进一步凸显。开展省级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工作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推荐工作,2018年以来,评选34所高校为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共推荐8所高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目前我省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达11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树立了标杆。2019年推荐7所高校参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目前4所高校已完成实地调研。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在支持帮扶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虽然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有些问题仍制约着大学生返乡创业良性发展。一是“双创”意识不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考公考编考研,创业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二是资金不足。高校毕业生反担保能力差、融资渠道窄,资金仍然是创业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三是各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政府各部门、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创业平台相互之间在积极地沟通和协作方面还存在不足。四是创业平台亟需升级。我省大学生创业平台大多以提供办公场所、物业管理、创业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为主,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平台依靠政府补贴的比例较大,所成功孵化的企业反哺能力一般较弱,支持自身发展的创收方式、来源单一,造血能力薄弱。
三、下一步打算
按照《山东省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方案》部署要求,我厅制定了《对标浙江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实落地工作方案》,持续推进落实,全面提升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营造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风险投资支持大学生初创企业,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全程网上经办,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办事流程;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大学生就业”微信公众号、印发《山东省就业创业政策手册(2019版)》等多途径增加政策知晓度,促进政策落地落实;打造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为实现全省创新、创业、就业良性循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十大大学生创业导师评选等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二是促进融通发展,加强协调联动。深化校地企合作,推进高校大学生孵化基地与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创客之家之间优势互补、资源积聚,鼓励成功企业家兼职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畅通校内校外人才流通和资源共享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双创”升级。引导“双创”平台结合自身优势,向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方向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创业平台向“十强产业”、服务基层等项目倾斜,更好的服务于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八大战略布局。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