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新时代“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工作职能,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蔬菜生产方面
我省是传统蔬菜大省,栽培历史悠久,气候条件适宜,品种资源丰富,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商品量、出口额等主要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蔬菜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省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2219.33万亩,总产8192.04万吨。蔬菜出口416.09万吨,出口额37.29亿美元。其中,大蒜及其制品出口127.45万吨,出口额11.29亿美元;生姜出口41.03万吨,出口额3.71亿美元。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针对我省蔬菜总量过剩、周边省份大力发展蔬菜生产造成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保持我省蔬菜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蔬菜区域布局,打造形成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的优势区域,因地制宜支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是调整设施结构。大力发展便于自动化操作的日光温室和拱圆大棚,适度发展智能化管理的连栋温室,调减小拱棚面积。根据各地蔬菜发展实际,分区域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全面提升集约化育苗水平,以苗促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提高蔬菜产量、质量。
三是做好支持引导。围绕品种选育、机械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提高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完善保险机制,稳定蔬菜生产和菜农收入。利用山东农产品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平台,加强蔬菜市场监测分析,为广大菜农提供科学的价格信息引导。
四是提升产业优势。大力培育知名蔬菜品牌,鼓励和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定位本地优势资源,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推介工作,推动我省品牌农业发展,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同时,拓宽蔬菜产业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关于畜牧生产方面
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省猪肉产量421万吨,同比下降1.5%;禽肉315.1万吨,同比下降1.7%;牛肉76.4万吨、同比增长0.6%,羊肉36.8万吨,同比增长2.1%。2018 年 8 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叠加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等影响,我省生猪全产业链受到巨大冲击。2019 年下半年,受生猪生产持续下滑影响,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持续高位运行,对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明确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先后制定了稳产保供、无疫省建设等 5 个政策性文件,落实稳产保供 12 条硬政策措施。全省生猪稳产保供取得较好进展,已连续 6 个月实现平稳回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要求,统筹疫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手抓、两手硬,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引导优化区域布局。以优化规范养殖禁养区管理为契机,结合土地承载能力,引导调整生猪产业区域布局。对临沂、潍坊、烟台等传统主产区,引导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对东营、聊城、滨州、菏泽等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推进产加销融合发展。
二是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强化产销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产能,防止盲目扩产增量,避免将来市场运行大起大落。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将中小养猪场户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立以大型规模场、种猪场为引领,适度规模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补充的生猪标准化生产格局。
三是大力推进种养结合。按照以地定畜、种养匹配原则,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推广,通过减少处理环节、简化操作流程、实行专业服务、完善政策支持,努力拓宽粪肥利用渠道,有效调动种植户使用粪肥积极性,加快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匹配的种养业发展格局。
四是推动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覆盖畜禽生产流通全产业链、监管服务各环节的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信息互联互通,推动智慧畜牧业发展。鼓励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就地就近发展养殖基地,支持规模养猪企业就地就近发展屠宰加工,构建动物疫病区域防控一体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格局。
感谢您对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