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山东省委:
您好!今年省“两会”期间,您提出了《关于改善我省种粮大户经营状况的建议》。对此,我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处室、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迅猛增加、规模日益壮大、领域不断拓宽,已成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种粮大户和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本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在省农业农村厅专门增设了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具体负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导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的通知》(鲁农经字〔2019〕8号),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规模、完善与小农户的利益分享机制;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农委办发〔2020〕17号)和《关于开展家庭农场培育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农委办发〔2020〕24号),强化用地用电保障,将农业种植配建的晾晒存贮厂房、农机库房、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营规模适度、运作管理规范、总体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进一步提高种粮效益,自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来,我省狠抓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坚持以小麦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按照不低于每亩地125元的标准,足额发放给种粮农民。2015-2019年,我省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88.57亿元,预计2020补贴资金发放77亿元左右。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排上,我省在向农机生产经营组织倾斜的同时,放宽对种粮大户等购买农业机械的限制,不再对购置补贴机具台套总量进行限制,进一步增加购机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实施粮食作物大灾保险试点。针对您提出的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经营中面临自然、市场风险较大的问题,我省为加强种植大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于2017年开始实施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大灾保险试点,种植大户地租成本纳入保障范围,保险金额是普通种植保险的2倍,2019年由20个试点县扩大到50个,试点县保费总收入5.74亿元,参保面积2953万亩,共赔款6.10亿元。其中涉及种植大户13.7万个,大户保费收入1.13亿元,参保面积354.8万亩,已决赔款1.95亿元,较好地保障了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益。
三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您提出的种粮大户周边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不断完善和提升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阵地。2020年积极推进5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财政资金亩均投资标准由2019年的1300元提高至1500元,年底累计建成5982万亩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改善项目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为项目区内种粮大户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四是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通过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切实解决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普通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机服务组织20518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6274个;农机合作社8733个,拥有农机原值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2735个。农机户420万个,拥有农机原值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5.5万个,农机作业无服务专业户58万个,全省农机服务组织托管服务的总面积达到3644万亩。
五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解决种粮大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省农业农村厅全面梳理了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需求情况,及时向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提供了《山东省对有贷款需求重点支持的农民合作社信息表》,促进资金精准快速投放,为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截至5月24日,今年累计向家庭农场(含专业大户)发放小额贷款4246笔、16.97亿元;累计向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802笔、3.54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行“强村贷”共111笔、6419万元。向农业农村部提供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市场供求信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疏通销售渠道,及时帮助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解决用工难、运输难、上市难等困难问题,以稳定生产保供。
六是强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2020年整合资金1.52亿元,在38个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重点围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示范应用粮食优良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先进耕作、播种、灌溉、植保等现代化新机具、新装备,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选育推广了济麦系列、山农系列等一批粮食新品种,推广了深耕深松、配方施肥、小麦宽幅精播、机械镇压、“一喷三防”,玉米种肥同播、“一防双减”等关键增产技术。
下一步,我厅将立足职能,积极促进我省种粮大户发展,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保持政策连续,加强种粮大户政策扶持。我们将保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政策的连续性,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政策支持力度,帮助小农户加强科技装备应用,提升耕地地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通过机械化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收益。
二是优化金融服务,丰富保险产品。继续向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需求情况;推行“强村贷”等多种产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推进大灾保险、特色农产品保险等政策性保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创新开发面向农民合作社的保险品种,以提高农民应对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强与社会力量对接,提高规模化水平。积极接洽中国邮政集团山东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山东分公司等社会力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现代农业服务,帮助农民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助力农民合作社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加强联合与合作,提升带动能力。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组建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合作社的骨干成员,开展规模化种植;支持以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引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带头人素质。着眼于提高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的经营水平和能力素质,重点对种植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培训指导,努力培育一批“爱农业、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完善辅导员指导服务体系,拓展实地培训、电话咨询、远程指导等多种服务方式,助力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
六是创新扶持模式,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我省在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明确要求,各地要积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创新扶持模式,更好的鼓励种粮大户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感谢您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