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和加强信息情报利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8-28 19:31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和加强信息情报利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就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厅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办理工作,有关处室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推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全力发展壮大大数据产业。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部署,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开展数据赋能和创新应用,全力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2019年,全省大数据产业实现总产值1077亿元,从事大数据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为1369家。

一、主要开展工作

(一)抓好大数据顶层设计。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先后出台《山东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我省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关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多措并举推进数字经济及大数据产业发展。二是同步完善配套政策。先后印发《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建设行动方案》《山东省数据中心用电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管理办法》《关于深入落实电价优惠和公共资源开放加快我省5G基站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是开展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试点。依托中国信通院、中国赛迪、省计算中心等智库力量,研究起草了《山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山东省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运行监测报告》,选取重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反映我省大数据产业运行和发展情况,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一是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省在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临沂、济宁等地建设了7个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其中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区,枣庄高新区鲁南大数据中心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二是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共培育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22个和成长型园区27个。今年4月,组织移动、联通、电信、广电、铁塔等公司与园区签约,优先、免费在园区建设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落地。三是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鼓励园区传统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转型升级为大数据企业,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发展环境。

(三)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一是积极培育大数据企业。发挥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大数据企业的带动作用,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团队发展,多领域、分层级支持大数据企业发展。今年5月举办数字经济优秀项目(产品)大赛,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优秀应用和创新解决方案,推介山东的好政策、好企业,引进外省的好项目、好产品。二是加强培育大数据人才。今年4月建立人才培育联盟,整合京东、新华三等企业,赛迪、工信部电子一所等机构以及国内高校的线上教育资源,在线上为山东培育大数据领域人才。三是打造省级数据交易平台。2019年推动组建了省数据交易机构,同步成立华东数据联盟,打造区域性、综合性大数据交易流通平台,打破企业间数据壁垒,促进跨省市数据交易流通,实现行业数据的互联互通,支撑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四是组织数字经济平台试点,将深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细分领域的平台经济新模式,加快实现数字经济平台培大、培优、培强,积极推进数据赋能和融合应用,推动形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抓核心、补短板、强保障,加快推进我省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信息情报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推进数据资产化,全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数据交易机制,研究制定数据流通交易规则、确权机制,引导培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实现数据资源有序共享流通。推动数据要素全面深度应用,拓展数据开发应用场景,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支持企业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情报分析研究,培育数据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统筹汇聚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开展宏观经济监测、营商环境评价等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以大数据驱动流程再造业务重塑,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数字园区载体建设,强化优质企业招引和培育,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精准助力园区提质扩容,打造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推进首席信息官制度,提升企业信息情报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发挥省首席信息官联盟作用,持续推进首席信息官制度,组织开展首席信息官培训和认证服务,搭建行业企业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设立大数据分析应用学科或信息情报学院,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等重点方向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领先技术成果,提升企业数据情报分析利用水平。


责任编辑: 办公室信息员
分享
上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