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结合工作职责进行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扎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53元,比2015年增加5823元,比上年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44:1缩小到2020年的2.33:1。
一、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夯实农民增收物质基础。一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园区成片、产业成带、主体成群发展理念,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着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平台载体500余个,对农民增收形成有效支撑。其中,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海洋牧场示范区54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绿色发展先行区2个、农业产业强镇59个。二是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围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狠抓标准化生产、质量监管,打造“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整体品牌,努力使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农产品。全省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全省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2600项,3市18县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全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60个和500个。三是培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家庭农场培育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合作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全产业链各环节延伸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家庭农场达到8.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6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过万家。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民增收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改革。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促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省土地流转率达到4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二是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现“改革范围全覆盖、改革时限提前一年、取得一批制度成果”三项目标任务,全省超过99%的村(组)完成成员身份确认,超过99%的村(组)成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并完成登记赋码。临沂市沂水县等5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德州市武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等7项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三是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我省枣庄市、东平县、青岛黄岛区等三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先后完成13项试验任务,探索了一批农村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28个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展76项试验任务。
三、持续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大力培育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社会化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将乡村产业留在农村,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空间。另一方面,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大农民教育培育力度,整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科研教学单位、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优势平台和培训资源,聚焦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等两个提升,分层分类分模块开展培训,大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会将您的意见建议融入到工作中,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总抓手,聚焦农民持续增收,激活乡村各类资源要素,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带动农民不断增收致富,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