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面临问题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建议》提案(第12040104号)收悉。现结合我厅职能,答复如下:
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厅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确保各项制度切实有效执行,不断提升全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动外商投资实现新突破。2021年1-5月,我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74家,同比增长31.5%;实际使用外资83.2亿美元,同比增长70.7%,高于全国30.9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利用外资前六大省市首位。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开展新法宣介活动。在山东国际商务网、省商务厅官网手机版、微信公众号等全文发布《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法律政策受众面,提升知晓度。举办外商投资管理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外汇管理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专家,围绕外汇政策衔接、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报送等进行专题授课,进一步提高全省外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保障新法执行后相关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与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开展企业登记系统改造,为信息报告制度执行提供坚实技术保障。2020年,我省累计收到外商投资信息报告1.2万余条,其中,初始报告3648条,变更报告8698条;全省16846家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信息报告年度报告,较上年增长9.57%。加强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将外商投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列入我省第二批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有关事项。
(三)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创新招商引资“线下转线上”,先后组织“重点外资项目签约开工仪式”“儒商青企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活动,签约外资项目237个,合同外资104.9亿美元。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委托赛迪顾问搭建“选择山东”产业链精准招商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海洋三大产业发展状况、产业资源及重点企业分布,精准推荐招商靶向企业,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支撑。赴16市组织举办“选择山东”产业链精准招商培训系列活动,结合当地重点产业发展趋势、赛迪平台使用和经典招商案例开展专题培训,16市约1500人参训,有力提升基层招商人员运用数字平台赋能招商工作能力。
(四)强化政策供给扩大开放促进投资。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意见,就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提出15项实打实举措。出台《山东省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围绕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等5个方面提出20条创新举措。制定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实施细则,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制定跨国公司在鲁设立地区总部办法,在简化出入境手续、招引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助企纾困解难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在全国率先出台外资企业复工复产19条措施,获商务部认可向全国推广。“以点带链”推动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调现代汽车、斗山工程、三星重工配套企业提前复工;向21个省市发送协助复工函,“点对点”跟踪推进45家外资企业的202家配套企业复产。上线运行“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以1119家稳外资基本盘企业为服务对象,“一企一策”解决问题600余个;特别是针对土地指标短缺、商务人员入境困难等突出问题,实施攻坚突破,为14家企业争取土地指标近3000亩,组织12架次包机1300余名外籍人员入境。建立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企业(项目)机制,为重点外资企业(项目)解决落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先后推动解决16家外资企业的21个问题诉求。
(六)大力增强外商投资保护力度。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联合省贸促会印发《关于完善外商投诉处理相关工作制度的通知》,指导各市投诉工作机构坚持公平公正合法、分级负责原则,及时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或其投资者反映的问题。制定《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办事指南》,健全省、市、县(区)三级外商投诉工作机制,明确三级投诉受理工作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规范受理范围和工作流程。依托12345省级服务热线与省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依法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加大协调处理力度,推动投诉事项妥善解决,切实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借鉴您提出的意见建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深入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配套法律法规,扎实做好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等相关工作,促进我省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一)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做好外商投资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开展全面、深入、有效的学习宣传,努力营造实施外商投资法的良好氛围。按照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开展有关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充分借助微信、“双稳平台”、走访企业开展宣传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外商投资企业广泛宣传解读新法内容。
(二)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服务。继续发挥好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企业制度和“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切实帮助外资企业解决用工、融资、入境、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抓好在谈、签约、落地“三个一批”项目库建设,盯紧去年重大活动签约的237个重点项目,加强用地、环保、能耗等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出资。
(三)着力加强招商团队建设。用好赛迪“选择山东”产业链招商平台,精准靶向招商。在去年“选择山东”产业链精准招商培训系列活动基础上,继续组织投资促进业务专题培训,邀请商务部、投融资机构、跨国公司、先进省市等专家就招商引资形势、产业链招商、外商投资法、先进招商经验等内容对一线招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招商团队建设,提高产业链精准招商实效。
(四)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并购,以市场、产业配套等资源,引进跨国公司资金、技术和管理。推动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跨国并购,借助国内国外双循环,实现资本、技术返程投资;引导国有企业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挖掘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潜力,引导外资企业以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形式加大增资力度。
(五)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优化外资结构。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深化与跨国公司战略合作,针对尚未在我省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重点分析,深入挖掘合作潜力。利用RCEP签署有利时机,拓宽与日韩跨国公司战略合作领域。全面深化鲁港合作,提高利用港资质量。
山东省商务厅
2021年6月16日
(联系处室:省商务厅外资处
联系电话:0531-8901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