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希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智能硬件产业日益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包括智能硬件产业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中,提出了“优势领域争一流”“前沿领域抢布局”等实施路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我省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智能家居等领域优势,引领产业持续向高端迈进。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虚拟现实和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坚持超前布局、创新引领,扎实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未来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去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立足全省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围绕计算机及外设、智能家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推进“链长制”工作机制,成立计算机及外设、智能家电两个产业链联盟,围绕建立链主企业牵头的主导机制、产业链行业联盟的合作机制、产学研推进协同机制、要素保障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引人才,引投资,引技术,加强行业内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省财政厅积极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突破。2019年—2020年,省级在“人工智能”领域立项77个项目,拨付财政资金3.62亿元。在省级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中,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列入重点领域,对23个企业(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支持。二是支持提升平台载体服务能力。201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落实资金10.7亿元,支持实施了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培育、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培育等一系列平台载体奖补政策,为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领域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三是支持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截至2020年底,省级新旧动能转换新一代信息技术基金已设立11只,认缴规模71亿元,投资项目67个,投资金额2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51亿元,对包括智能硬件产业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给予有力支持。对您提出的“设立智能硬件品牌营销引导资金”的建议,省财政厅认为,我省目前已经设立了工业转型发展、市场监管等资金,支持实施了“好品山东”“泰山品质”等品牌培育政策,且基本涵盖了智能硬件品牌建设、推广等方面,暂不宜单独针对某一特定行业设立相关资金。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工作,在《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中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列入前瞻性技术领域,并提出研究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处理芯片和认知系统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核心芯片、智能光机电微型感知器件及光纤分布式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开发类人视觉、听觉和语言思维系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医疗健康、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明确了研发方向。
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省质量强省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积极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修订《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鲁政发〔2020〕12号),突出了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适当扩大评奖面,适度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领域以及中小企业倾斜,将获省长质量奖的单位奖金由100万提高到200万元。引导包括智能硬件产业在内的“四新”领域企业重视质量提升、关注品牌建设。二是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1)25号),提出打造“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将区域品牌建设由某一产业、某一领域,扩展至涵盖三大产业、各领域,强化政策支持、严格品牌监管,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好品山东”建设。三是组织开展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评价工作。组织各市、各有关单位申报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推进我省品牌高端化进程。现已经组织开展申报动员、信息填报、审查推荐等环节的工作。
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积极统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资金,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等政策功能,对智能硬件产业给予积极支持。同时,积极采取股权投资、基金注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优秀智能硬件产业项目的支持。
二是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聚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自由探索、培养人才的作用,支持一批创新性强的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及前瞻性技术研究。集成产学研优势资源,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力争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引领带动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发展。
三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在城市管理、医疗、海洋、家居、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规模化场景应用示范,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
四是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队伍。针对智能硬件加工、生产等行业,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培训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发展,完善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到龙头骨干企业梯次发展的培育体系,打造智能产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五是积极推进品牌提升。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省长质量奖评选奖励,“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建设,公布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等工作,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