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关于加快我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437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3-16 11:11

省农业农村厅:

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提案《关于加快我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12050437收悉。我局结合自身职能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粮食和储备局全面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10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落实科技兴粮兴储,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推动山东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20年以来,我省粮食产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连年增长。初步统计,2021年度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4971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全省年处理小麦能力5056万吨,年加工原料付出小麦2399万吨,年产小麦1780万吨,小麦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第二位。

二、工作进展

(一)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油品质。充分立足首轮优质粮食工程既有成果,推动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着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质粮食工程累计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22.59亿元,增加优质粮源和产品供给,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促进优质优价,发展优质粮食种植面积600多万亩,新增优质粮食500多万吨;我省22家企业35款产品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粮油”,其中小麦加工制品27个,入选产品数量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二)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提升产业效应。“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确立“1个公共品牌+N个地域特色产品+N个产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模式,搭建省、市县、企业三级品牌金字塔架构。组建山东粮油产业联盟,吸收21家小麦加工企业入盟,成立全国首个粮食行业品牌研究院和公共品牌产研孵化中心,制定“齐鲁粮油”产品遴选和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强化品牌宣传推广,线上打造覆盖“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的“好粮有网”产业互联网平台,线下搭建全方位宣传矩阵,成功举办十余场“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持续推进优质产品展示展销,带动产业联盟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00多亿元。

(三)实施科技兴粮兴储提升产业质量聚焦创新研发,强化标准引领,赋能产业升级。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我省滨州市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国字号”平合。推进全省小麦糊粉层科技成果产业化,得到国家局和省领导充分认可,王书坚常务副省长给予重要批示。积极参与粮食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全省5家企业11项企业标准入选2021年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其中小麦粉标准1项发布实施5项小麦加工制品团体标准,推动“山东饺子用小麦粉”三项团体标准列入国家局“2021年粮食领域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名单”。

三、工作打算

(一)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文件精神,严督实导,确保优质粮食工程省级示范项目建设顺利推动,着力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进优良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增加优质粮油供给,加快推动全省小麦产业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

(二)推动“齐鲁粮油”品牌迭代升级。持续开展“齐鲁粮油”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商超、进军营、进社区等“六进”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举办“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在中央级、省级媒体上多角度、多方式进行矩阵式宣传推广。推进“好粮有网”三期平台建设,持续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三)筹备好第四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严格按照《第四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筹备方案》(鲁粮字〔2021〕35号)有关要求,疫情防控形势筹备举办好第四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山东粮食特别是小麦产业发展成果,推动粮食产销协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2年3月14日     

(联系处室:仓储与产业处

联系电话:0531-51761272

(主动公开)


责任编辑: 陈书亮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