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战略下安全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山东省安全产业集群建设的提案收悉,我们认真研究落实,结合工作开展,现答复如下:
我省工业、制造业体系完备,在联合国公布的41个工业大类中,是全国唯一全覆盖的省份,全国产业链最完整。通过2022年1月对全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状况调度情况来看,我省安全(应急)产业分布较广,品类丰富,对照《安全应急产业分类指导目录(2021年版)》,据初步统计全省安全应急企业2000余家,2021年营收规模达2340余亿元,涵盖安全应急产业目录中全部4个大类。但从整体来看,我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较为薄弱,仅青岛、潍坊、济宁、烟台、日照等地市产业较为集聚,有一定的行业带动作用。2021年2月,省工信厅按照国家工信部的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级“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全省收到申报项目36个,经专家评审,将28个项目推荐至国家部委,其中6个项目被国家工信部纳入第一批“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候选项目名单。2021年7月,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申报,全省有4家单位申报,经专家评审,推荐山东省高密经济开发区、日照市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应急产业园为国家安全应急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目前,全省安全(应急)产业存在行业整体布局分散,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等方面缺乏引导和支撑。由此可见,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共同推进。
今后我们仍将继续探索建立安全产业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安全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为全面摸清底数,推进安全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安全产业规划,拟于下半年对全省安全应急产业进行全覆盖式调研,全面了解当前全省安全应急产业现状,掌握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企业底数等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策,详细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推进计划,并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实施,促进安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严格落实工信部要求,对“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候选项目开展为期6个月的动态跟踪评价工作,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力争项目如期、全部入选正式名单。
二是做好政策引导,夯实安全产业发展思想基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认知程度不高、积极性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的宣贯力度,推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三是强化培育指导,加大安全产业集群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和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培育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安全应急示范基地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培育不少于4家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持续开展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将更具先进性、创新性、示范带动性的项目推广至全社会,推动先进安全应急装备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提升全社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攻克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应急技术和装备,形成服务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安全应急产业交流活动,围绕产品研发、行业体系建构、国际合作、投融资等议题开展安全应急产业重大问题研究,推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提升我省安全(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6月2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全生产处,0531-5178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