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决扛起“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时代重任的建议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2-06-20 10:20

赵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决扛起“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时代重任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细化梳理工作台账,在全省工信系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工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2021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要素趋紧等不利影响,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0.1%,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8.3%发挥了坚实支柱作用。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建立工信领域“1+N”规划编制体系,先后发布实施制造强省、数字强省、民营经济、化工、钢铁、大数据、循环经济等20多个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1+N”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初步形成,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列入工信部绿色制造项目累计达到 567 个,居全国第二位。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任务。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全省规上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要素对接全覆盖,连续两年提前完成完成“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技改投资两年平均增长5.7%。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5%、18.5%;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6%、24.8%和20.4%。

(三)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聚焦42条关键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配套建立“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等4项工作机制,精准绘制“1张图谱+N张清单”,理清重点产业链“四梁八柱”。联合建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机制,50项技术(产品)列入省第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省市一体开展补链延链强链行动,策划产业链重点项目460个,举办产业链重大活动90场,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朋友圈”。

(四)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高。获批建设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新认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5家,研发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新认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9家,累计达到43家,新增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遴选3家企业入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达到63家,居全国首位。开发首台套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264项,推广应用首批次新材料产品231项。

(五)数字赋能深化拓展。成功创建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累计开通5G基站突破10万个,推动建设全国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未来网络研究院获批组建。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深入开展软件“四名”工程,推出“云行齐鲁”升级版,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67.8%,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

二、下步工作推进措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扛起工信系统实施黄河战略的责任,突出增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创新力,狠抓落后产能压减淘汰,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狠抓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狠抓数字经济赋能应用,全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严控沿黄“三高”项目。制定化工园区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实施意见,抓好沿黄地区工业园区评审验收工作,促进园区规范化发展。研究修订《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规定》,优化完善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抓好沿黄地区“三高”技改项目审核工作,做好沿黄地区“三高”项目中涉及技改项目审核,督促企业完善备案手续。

(二)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按照《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文件要求,持续推进钢铁、焦化、铝、炼化、化肥、轮胎、氯碱、水泥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继续组织转移退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产能,整合退出焦化产能,严控电解铝产能,推进地炼企业产能退出,压减化肥行业合成氨产能,推动子午线轮胎产能压减整合和设备改造提升工作,整合退出2500吨/日以下和半数2500吨/日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支持沿黄9市壮大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高水平建设工业互联网,提升高端软件自主供给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强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出台《山东省5G“百城万站”深度覆盖和“百企千例”规模应用行动计划》,完成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8市确定性网络2.0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持续破解5G基站“进场难、电价贵”问题,推进沿黄9市5G网络深度覆盖。

(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聚焦沿黄地区产业生态创新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举办冶金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现场会、“太阳能进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对接会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三届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展洽会、沿黄9市技改提级工作推进会等。发挥“十强”产业专班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完善“6个1”推进体系,用好成员单位政策资源,强化协同推进、跟踪调度。支持起步区企业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突破一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将研究成果列入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名单。发挥“云行齐鲁·工赋山东”品牌作用,在沿黄9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推广,支撑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集约集聚发展模式,在沿黄地区打造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

(五)推进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开展工业节水工艺、技术、装备征集工作,推荐我省先进节水技术、装备列入国家鼓励目录,推动节水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在重点行业开展水效“领跑者”遴选活动,通过标杆引领,对标达标,提高企业用水效率。推进工业废水循利用,不断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效减少新水取用量。参与组织节水型企业评选工作,推动工业企业争创节水型企业,提升企业节水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您提出的《关于坚决扛起“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时代重任的建议》,更好地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06月20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绿色发展推进处, 0531-51782679)

责任编辑: 闫霄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