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山东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建议》(第13010837号)收悉。感谢对我省消费促进工作的关心支持。我厅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经认真研究、深入调研、多次会商,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工作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消费工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提案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系统研究了我省消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建议,对推动我省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极具指导意义。提案由省政府主要领导领办督办,省政协主要领导协办,我厅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及省政协有关办理要求,对提案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厅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办,赴潍坊、临沂、日照、济宁、淄博、威海等市实地调研,6月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座谈会,研究推动新能源车消费、稳定大宗消费措施,牵头起草《抢抓消费复苏机遇更大力度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调研报告。厅分管负责同志先后赴德州、聊城等市调研消费市场情况,在部分城市召开促消费工作座谈会。省商务厅作为提案办理牵头部门,多次与其他承办部门沟通协调,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分工,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各承办部门均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以高质量的提案办理促进我省消费提质扩容。
二、提案采纳及落实情况
提案各承办部门积极吸纳提案建议,及时融入业务工作,不断推动全省消费市场稳定向好。今年1-7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59.9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60.7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7.3%和87.7%。
(一)多措并举,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一是推动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措施。2022年出台《山东省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促进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发放汽车、家电消费券。2023年,商贸、住建、文旅领域各出台10条含金量高的促消费政策措施,推动消费恢复和扩大;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全省文旅消费快速回暖。二是举办促消费活动。连续4年开展“惠享山东消费年”活动,今年以来举办春夏两季促销活动,省市两级共举办促消费活动517场次,参与企业、商户5.9万余家。今年一季度在全省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活动,举办“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主题旅游年等特色文旅活动,启动“旅游中国 美好生活—沿着黄河遇见海”全球推广活动,大明湖超然楼、青岛小麦岛等一批“网红打卡地”火爆出圈。“到淄博吃烧烤”成为现象级网红IP。三是发放消费券。2022年,省市统筹财政资金,安排发放汽车、家电消费券12.7亿元。今年以来,16市共发放消费券7.6亿元,拉动消费142亿元。
(二)完善机制,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一是加大纾困解难力度。2022年出台《山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实施方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税费协同共治,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2021年以来累计为18.9万户纳税人授信1815.9亿元,发放贷款1929.1亿元。落实惠企税费政策,2022年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985亿元,为28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90多亿元。最大化实施缓缴政策,今年上半年全省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减收用人单位缴费122.9亿元,缓缴社保费2.1亿元。印发《山东省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助企纾困稳岗扩岗。今年上半年,全省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7亿元,惠及9.8万人次。二是化解债务风险。压实市县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对违规融资举债行为严肃问责。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通过盘活国有资源资产、核减停工完工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等,积极引导各地拓展化债渠道。用足用好再融资债券政策,有效缓解基层债务还款压力。三是释放财税利好政策效应。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将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资源、精准施策,着力促进消费扩容回补。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加大新能源车辆的政府采购力度,到2025年除特殊工作要求外,全省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达到100%。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作用,组织引导全省各级预算单位预留食堂农副产品采购预算份额,优先采购国家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支持扩大消费帮扶。
(三)创新培优,巩固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一是壮大线上消费。出台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13条政策措施,打造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和电商产业带,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据第三方监测,1-7月,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22.5%,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3%,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二是提升梯次消费场景。公布第二批省级智慧商圈试点,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推动步行街向步行街区发展,进一步提升“两圈一街”载体功能,对销售额增幅居前的省级智慧商圈给予奖励。开展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活动,支持青岛、德州等市自主培育创建区域消费中心。三是扩大进口消费。实施内外贸联合促销,举办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外贸品展,日本、韩国、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等,积极搭建进口消费品采购对接平台,增强消费供给。四是提升旅游消费。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全要素提升计划”,全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居全国第二位。大力发展城市和乡村旅游,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试点城市总数位居全国第一,48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发展夜间旅游,推出一批夜间文旅品牌和精品演艺项目,培育打造12个国家级、60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丰富新业态供给,评定10个文旅康养强县。
(四)聚焦重点,挖掘大宗消费潜能。一是促进住房消费。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工作,探索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努力化风险增信心,督促指导各市提高专项借款拨付进度,加快房屋建设交付。指导各市组织开展春季房展会、夏季房交会,持续活跃市场氛围,促进住房消费。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建商品房累计网签面积674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网签面积保持全国第一位;商品房成交均价850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二是稳定汽车消费。研究编制《山东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指导各市做好二手车流通企业备案权力下放承接,大力培育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和限额以上经销企业,促进新能源二手车购买销售。实施汽车展会奖励政策,持续发放汽车消费券。今年1-7月,全省发放汽车消费券2.9亿元,限额以上汽车销售同比增长6.6%。
(五)强化保障,完善消费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加快发展多元化消费信贷供给。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消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辖区个人贷款(不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其中,汽车贷款增长6.9%,住房按揭贷款增长0.9%。不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体系,上半年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129.2亿元,增长127.2%。二是加大差异化消费信贷产品供给。2022年以来,先后制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方案》《关于用好公积金政策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财产保险机构服务新市民保险保障工作指引》等文件,指导银行机构推出“新市民公积金租房贷”“新市民安居贷”等服务新市民购房租房产品,累计推出依托公积金信息的经营类、消费类金融产品154个。主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促进“适老化”金融消费更加便利。
(六)聚力挖潜,促进农村地区消费。一是提高农民消费能力。部署实施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累计争取中央资金17.9亿元,覆盖全省5972个村,推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开展金融服务“一县一品”创建活动,创新推出“家庭农场贷”“新型职业农民贷”“巾帼信用贷”等信贷产品,助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2022年底全省农民工规模达2359万人,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4388元,同比增长6.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100元,增长7.5%。创设5大类型30余种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每月普遍增收400-1000余元不等。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08.3万个,安置上岗100.4万人。二是丰富农村消费场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贯通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助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三是提升农村商业体系。建立15部门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制定全省县域商业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支持县域商贸网点设施和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认定10个“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争取中央资金1.7亿元,支持济南等8市建设47个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完工率100%。四是打造农村放心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在山东”深化提升十大行动,加强农村地区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活动。2022年以来,共检查食品生产销售主体28万次,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主体208个。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厅和各承办部门将围绕问题和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逐项抓好落实。
(一)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促消费作用。抓好各项财税政策落实,推动减税效应不断释放,力求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精准直达市场主体。针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问题,以税收大数据为媒,帮助企业拓宽供需对接渠道,促进企业“补链、强链”。
(二)促进商贸业恢复向好。落实落细《支持商贸流通行业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惠享山东消费年”活动,强化消费回升基础。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农村商业体系。培育认定一批“两基地一产业带”,打造“山东籍主播带山东货”直播品牌,开展“好品山东”促消费活动。
(三)推动大宗消费回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指导各市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持续释放住房消费需求,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省市联动开展百场下乡展销活动。
(四)加快恢复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进一步落实促进文旅消费“双十条”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景区门票减免接续政策。统筹推进度假旅游、海岛旅游、旅游演艺等专项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出台入境游奖励办法。创新举办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办好“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主题旅游年活动、“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主题营销活动。
(五)促进农村消费。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把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村消费动能。实施“万村共富”行动,引领带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安排和具体路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继续认定一批省级特色劳务品牌、省级乡村振兴劳务基地,加大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增收。
山东省商务厅
2023年8月29日
(联系处室: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
联系电话:0531-5176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