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
王伯芝委员提出的《关于山东省工业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结合我省实际和我厅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我厅高度重视工业文化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并以发展工业文化和活化利用工业遗产为重要抓手,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做好工业旅游相关工作。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培育工业旅游发展环境
为推动山东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2024年3月6日,我厅印发了《山东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办法》包括总则、认定程序、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管理、附则六个章节,规范了省级工业遗产认定程序,明确了遗产物项保护利用权责,推动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发展。
(二)持续强化示范带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旅游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护好并利用好工业遗产资源,是推动全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国共认定国家工业遗产194处,其中,我省14处、位列全国第二。2023年,我省开展首批山东省工业遗产认定工作,共评出济南重工铸铁车间建筑群、青岛邮电博物馆等省级工业遗产11处。诸多工业企业开始主动探索“工业+文化”的转型发展之道,通过深入挖掘工业遗产和工业旅游资源,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初步建立了由工业企业、产品设计、旅游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的工业文化开发机制,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带动了山东省工业旅游的良性发展。
(三)加大工业旅游产品研发力度,丰富工业旅游形式和相关配套
2023年,我厅深入实施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推进工程,支持10家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建设,其中涉及文旅领域4个;以“弘扬齐鲁传统文化、打造鲁派技艺风格”为主题,举办了“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展示面积1.5万平方米,展位数量500余个,重点展示了近年来工艺美术行业的最新精品及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成果,涵盖工艺雕塑(玉雕、木雕、石雕)、漆器、珠宝首饰、琉璃内画、紫砂、美术陶瓷等11大类110余个品种、逾万件手造展品。
二、关于建议的落实及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王伯芝委员的建议,持续推动工业文化、保护工业遗产工作,配合做好工业旅游相关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以现有的国家和省级工业遗产项目为阵地,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形象展示我省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工业旅游相关内容,提高公众认知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贯彻政策落实,完善制度保障。贯彻落实《山东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持续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认定工作,统筹工信、文化、文物、旅游等政策资源和公共资源,发挥地方政府和工业遗产所有者、使用者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按照等级确定工业遗产保护方式,完善工业遗产保护机制。
(三)进一步做好工业旅游产品支撑及相关配套。强化技术协同创新,赋能前沿新兴领域,支持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加快发展,丰富工业旅游形式,提升工业旅游体验。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专门设置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旅游装备行业领域,对获奖主创人(团队)给予奖励,引导和鼓励旅游相关装备和文创产品研发设计。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0531-5178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