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打印
来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19-03-13
按照要求,现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9〕7号,以下简称《计划》)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过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谋划好201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从2018年10月份开始,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起草过程中,先后两轮征求了37个省直部门的意见建议,并根据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反复修改完善,于2019年1月8日通过省人大财经委预审,经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3月5日正式印发,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安排2019年重点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把握的主要原则
一是客观准确总结成绩。《计划》从六个方面对2018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回顾,条理清晰、数据翔实,充分肯定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全面展现了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的情况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推进、三大攻坚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同时,《计划》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深层次、更具有根本性和趋势性的可喜变化,与《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的判断高度契合,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信心决心。
二是深刻精准分析问题。《计划》坚持问题导向,从六个方面深刻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从国际、国内和我省三个维度剖析了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挑战,体现省委、省政府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体现直面挑战、务实作为的态度和作风,体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气和担当。
三是科学安排计划目标。《计划》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兼顾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生态环保、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等各方面需要,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指明了方向。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计划》对每项主要指标均逐一进行了详细说明,有理有据、分析到位。
四是靶向制定对策举措。今年是省委确定的“工作落实年”,《计划》从十个方面对2019的工作作出了安排,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细化和具体化,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环环相扣,条条都是“干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各级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将“工作落实年”活动引向深入提供了有力抓手。
三、计划目标安排的主要考虑
(一)关于经济增长。契合新的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设定6.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主要考虑到,我省“十三五”后两年生产总值平均增长3.8%,就能够完成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增长6.5%左右,可以实现提前一年翻番,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为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影响留下足够空间。同时,我省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经济发展潜力、韧劲和回旋余地较大,有能力支撑6.5%左右的增长。
(二)关于动能转换。一是考虑到体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引导各地加大对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工作力度,比往年新增了“四新”经济增加值和“十强”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两项指标。二是提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到年底服务业占比将有望超过50%,进一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三是提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左右,进一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三)关于改革开放。站在改革开放新起点上,为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提出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带一路”参与度保持前列、新增市场主体增长10%左右等指标,进一步突出了持续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导向,突出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新要求,
(四)关于生态环保。明确提出了2019年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这些指标是约束性的,必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千方百计确保完成。
(五)关于社会民生。一是将城乡居民收入目标确定为7%和7%以上,增幅超过生产总值增幅,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发展导向;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有利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二是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主要考虑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浓厚、市场主体增势良好、服务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等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保持就业稳定的基础较好。三是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并预留了调控空间。
四、主要任务举措
《计划》用“十个新”谋划提出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一是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二是持续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夯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支撑。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努力稳定发展预期,以内需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的拉动力。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围绕落实“1+1+5+N”各项政策规划,抓好粮食生产和保供稳价,培育壮大农业“新六产”,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四是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厚植经略海洋发展新优势。以落实《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为重点,聚焦十大行动,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向海图强。五是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着力强化制度创新,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六是深入拓展开放合作广度深度,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提升“双招双引”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开放环境,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七是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营造安全稳定发展新局面。紧盯关键领域风险点,防范处置金融风险,抓好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八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强环境突出问题综合防治,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九是不断提升统筹融合水平,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共赢发展格局。十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精准脱贫兜底线,多措并举稳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促公平,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群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