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加系统集成、精准有效支持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以下简称《财政政策》),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近年来,省级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推动黄河流域战略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政策体系化精准化,省财政厅牵头研究制定了《财政政策》,开展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并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在政策设计上,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系统集成,增强政策资金效能。在整合完善既有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强化财政引导调控,增强政策和资金整体效能。二是注重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根据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聚焦当前亟需推动的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水利、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等重点任务发力,把有限的财政资源集聚到关键领域。三是注重综合施策,集聚资源放大效果。综合采取生态补偿、资金奖补、税费调节、引导基金、财金联动等手段,引导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增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合力。
二、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提出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实施38条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开展黄河流域省际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支持湿地、黄河口国家公园、矿山环境、沂蒙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施生态文明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推动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
(二)建立健全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城镇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重点流域水质监测能力,加大清洁取暖改造支持力度,支持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三)建立健全集约节约用水和重点水利工程投入机制。深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大市县节水激励力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标准,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支持建设现代水网,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四)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支持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支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落实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完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财政困难县以及工业、现代农业等“十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全面提升市县综合竞争力。
(五)建立健全黄河文化投入机制。支持保护黄河文化遗产,高水平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建设文旅康养强县,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
(六)建立健全资金引导保障机制。统筹整合各项资金,综合运用专项债券、政府引导基金、财政金融政策融合等手段,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