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4年5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4〕20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2020年前我省宽带网络发展的两个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加快宽带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发展时间表、五项重点任务和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对科学指导、有序推进我省“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我省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调整期,居民消费正处在升级发展期,信息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潜力巨大,但是,宽带网络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加快推进我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提升信息基础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实施方案》的起草过程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国发〔2013〕31号)。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有关要求,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省通信管理局组织起草了《山东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起草单位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对《实施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实施意见》(会签稿),送省直10个相关部门会签。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0%,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7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45%,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宽带。
到2020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0%,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94%,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8%,实现自然村基本通宽带。
(二)技术路线。统筹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三)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4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LTE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到2014年底,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和34%。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63%。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6%。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5%。
(2)推广普及阶段(2015年)。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重点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83%和37%。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45%。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94%。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8%。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
(四)重点任务。
1.推进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1)实现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全省加大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济南、青岛等地市率先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实现半岛地区宽带快速增长,加快鲁中、鲁西地区宽带发展。
(2)推动宽带网络普遍惠及。推进重点单位、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建设与服务。大力提高企业应用宽带网络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与“两化”深度融合。
(3)提高农村地区信息普遍服务水平。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提升宽带基础设施性能,在行政村通宽带的基础上, 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光纤、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宽带,做到自然村学校宽带全覆盖。
2.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1)骨干网。增加互联网骨干网核心节点数量,进行城域网上联骨干网的扁平化改造,全面支持IPv6。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优化省内干线传输网建设,合理引入超大容量波分系统,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2)城域网。加快城域网扁平化改造,推进城域网优化和扩容。优化城域网光缆网络,提升网络调度灵活度。加强对传输系统的建设,建成城域智能光传送网。
(3)接入网。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务实推进“三网融合”的普及和业务发展。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按照国家标准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鼓励社会力量探索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加快完成有线电视接入网升级改造及光纤入户、双绞线入户、同轴电缆的双向化改造;实现广电网络全省城域网的互联互通。
(4)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加网站接入带宽,优化空间布局。同步推动各类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业务扩展能力和运营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业务平台建设。
3.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1)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2)社会民生。加快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有效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配置。
(3)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
(4)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完善农村信息化平台,大幅度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设立农村公共宽带互联网服务中心,开展宽带上网及应用技能培训。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宽带应用技能培训及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指导,鼓励企业利用宽带开展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特殊人群专用信息终端和应用工具。
4.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1)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着力突破宽带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标准体系。
(2)重大产品产业化。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及示范应用。鼓励组建重点领域技术产业联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3)智能终端研制。面向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发展物美价廉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4)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省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宽带网络发展评测指标体系,构建覆盖全省的宽带网络信息测试与采集系统。
5.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1)提高网络安全。采用多种方式保障网络畅通和应急通信需求。
(2)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和规范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业,提高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3)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形成与宽带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下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和手段。
(4)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加强基于宽带技术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加快应急通信系统的宽带化改造。
(5)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宽带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建立高效的安全事件应对协调机制。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加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强用户安全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治理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完善我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协调机制务实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要将宽带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本地区宽带快速健康发展。
2.完善制度环境。
(1)完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省宽带网络政策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宽带网络设施保护,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2)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宽带网络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
(3)推动开放竞争。逐步开放宽带接入网业务,鼓励政府和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保障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
(4)深化应用创新。构建和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加快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长效机制,推进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3.规范建设秩序。
(1)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新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全面实施光纤到户。
(2)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项目审批、资金、土地、税收、建设规费减免、环保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为“宽带中国”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免光缆敷设赔补费用,推动公共设施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予以补偿。
(3)深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统筹安排通信工程综合管道网和相关设施。深化光缆、管道、基站等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4.加大财税扶持。
(1)进一步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政策,促进形成宽带发展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省内有关专项资金,引导金融及社会资金投向宽带网络建设及产业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宽带网络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2)完善投融资政策。加大对宽带应用服务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引导宽带网络投资更多地投向鲁西南和农村地区。
5.优化频谱规划。
(1)明确无线频谱路线图。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加快研究频谱规划方案,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
(2)促进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支持动态频谱分配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支持消除干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不同无线业务类型频率的共用共享,提高频率资源整体利用率。
(3)加强公共频段上无线设备的监管。统筹无线通信网络的部署,鼓励共建共享,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6.加强人才培养。
(1)优先保障人才发展投入。加大对宽带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宽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宽带重点领域创新型人才引进。创新宽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7.推动示范应用。推动宽带业务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鼓励省内各行业利用宽带开展创新和信息化应用。鼓励宽带特色应用与行业应用的创新与示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